小牛百科
全部回答
温堂福
回答时间:2023-11-19 06:07:22
袁隆平的主要事迹简介资料:
袁隆平,中国农学家,享有“杂交水稻之父”之称。1930年9月袁隆平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(今岳阳市平江县)。1953年,袁隆平考入南京农业大学,1957年毕业。1959年,袁隆平被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,在该所植物遗传育种研究室工作。1964年,由于在小麦和玉米的杂交育种中有很好的成绩,袁隆平被派到汕头国家稻作改良中心(现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水稻所)工作。
1969年,袁隆平开始尝试利用三系法在杂交水稻中选配优良基因。1973年,袁隆平成功地将三系法与华南农业大学刘启军教授的“单粒选法”相结合,这成为杂交水稻品种的重要途径。1974年,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第一个水稻杂种“千禧”号,杂交育种在水稻上的实现,袁隆平被誉为“杂交水稻之父”。
在其后的研究中,袁隆平利用遗传学、分子生物学、生物化学和植物生理学等多学科的手段,采用多系育种和组合育种相结合的方法,先后创制出了467个杂交水稻新品种,其中自主知识产权品种120多个,填补了中国水稻育种的空白。这些品种不仅在减轻全球食物危机、促进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,而且为人类探索世界粮食安全、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。
袁隆平:杂交水稻之父的全面介绍:
袁隆平,中国农学家,享有“杂交水稻之父”之称。他中学时在一篇杂志上看到了有关如何育种优良品种的文章,从此对农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并决定为中国的农业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。
1953年,袁隆平考入南京农业大学,主修植物学。毕业后,他被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工作,从事小麦和玉米的杂交育种研究。在这段时间里,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,成为了国内外育种学术界关注的青年学者。
1964年,袁隆平受到了当时中国农业科学院粮食所(现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水稻所)所长李宝元先生的邀请,前往粮食所工作,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水稻育种之路。
在粮食所工作期间,袁隆平开始尝试利用三系法在杂交水稻中选配优良基因。1973年,他成功地将三系法与华南农业大学刘启军教授的“单粒选法”相结合,这成为杂交水稻品种的重要途径。1974年,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第一个水稻杂种“千禧”号,杂交育种在水稻上的实现,袁隆平被誉为“杂交水稻之父”。
在其后的研究中,袁隆平利用遗传学、分子生物学、生物化学和植物生理学等多学科的手段,采用多系育种和组合育种相结合的方法,先后创制出了467个杂交水稻新品种,其中自主知识产权品种120多个,填补了中国水稻育种的空白。这些品种不仅在减轻全球食物危机、促进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,而且为人类探索世界粮食安全、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。
袁隆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农学家,还是一位具有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的国士。他始终关注中国农业发展和农民福利,不断提出并实践“科技助农”、“科技带动农村经济发展”等理念,为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熊视天下
回答时间:2023-11-19 06:36:22
视频内容:
相关阅读精选
2023-11-12 22:13:56

2023-06-11 10:34:42

2023-06-24 04:11:13

2023-07-26 22:14:04

2023-07-29 09:46:34

2023-09-08 03:49:40

2023-09-11 01:29:14

2023-09-18 03:19:35

其他问题精选
最新
精彩